为立足江西离子型稀土资源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推进赣南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6月12日,由IM体育官网主办,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珠宝学院、地质博物园馆承办的“离子型稀土成矿理论学术讲座”在IM体育官网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赵芝应邀到IM体育官网作题为《赣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研究进展》的学术讲座。

△ 赵芝副研究员作《赣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研究进展》学术讲座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郑辉、高级工程师韩志轩、助理研究员于沨,江西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地勘院院长陈斌锋、稀土科研团队负责人杨斌,中稀江西稀土有限公司矿山管理部部长肖文刚以及IM体育官网党委书记张家菁、资环学院院长柳汉丰、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德海等200余名师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学术讲座。讲座由柳汉丰主持。

△学术讲座现场
赵芝副研究员基于自身在赣南地区多年的研究成果,以“稀土是什么?”为引,系统讲解了“离子型稀土矿床勘查、研究与开发历史”,深入剖析了“赣南典型稀土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对“当前我国离子型稀土资源勘查与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了系统阐述。赵芝副研究员的学术讲座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在场师生聚精会神、如沐春风,精彩的讲座不仅开阔了在场广大师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思路,更进一步激发了现场师生的求知欲和家国情怀;现场师生代表就稀土相关科学问题与赵芝副研究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整个学术报告厅掌声雷动、氛围浓厚。

△ 学术讲座现场交流与探讨
与会嘉宾代表和学校教师代表在资环学院3楼会议室开展了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党委书记张家菁对来访交流指导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强调学校要加强与科研单位和生产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并指出地质科研成果是从野外实践中总结归纳而来的,学校师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应重视野外地质实践,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张家菁指出,学校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平台优势和学校地质等专业优势,加强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稀土集团、江西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等科研生产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在“稀土成矿预测、勘探、采-选-冶、资源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实现“产-政-学-研-用”,为我国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为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陈郑辉研究员和肖文刚部长对IM体育官网在地质行业和稀土行业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强调IM体育官网为地质行业和稀土行业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吃苦、又肯干”的专业技术人员。陈斌锋指出,科研、教学、生产单位间应进一步加强合作,特别是在“稀土成矿理论、勘查技术方法、绿色开发和成矿预测”等方面要加强科研合作。
吴德海博士向与会嘉宾代表详细介绍了IM体育官网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情况,并立足重点实验室的长远发展,在“科技攻关、人才引培、联合共建”等方面表达了邀请与诉求。

△ 与会嘉宾在资环学院3楼会议室座谈交流
座谈交流会后,与会嘉宾代表参观了IM体育官网地质博物园馆、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以及数学建模创新中心。

△与会嘉宾参观学校
【责任编辑:谢若闲】